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關于征求《海南省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發布時間:2021/12/16 8:41:26人氣:1823所屬分類:行業動態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直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1部門關于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105號)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支持產業工人隊伍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培育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建筑產業工人隊伍,我廳起草了《海南省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請各單位認真研提補充和修改意見,并請于12月20日前將書面修改意見反饋我廳。逾期不反饋視為無意見。
聯系人:宋傳瑜 ??????
電話:65352853 ?
郵箱:jianguanchu2021@163.com ?
附件:海南省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 ?????????????????????????????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2021年12月7日
(此件主動公開)
海南省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1部門關于加快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105號)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支持產業工人隊伍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培育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工人隊伍,推動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結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促進建筑行業用工制度改革、提升建筑工人職業素質、保障工人基本權益為重點,以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培養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為目標,建立健全符合新時代建筑工人隊伍建設要求的體制機制,為我省建筑業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符合建筑行業特點的用工方式基本建立,建筑工人實現公司化、專業化管理,建筑工人權益保障機制基本完善;建筑工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考核評價體系基本健全。 到2035年,建筑工人就業高效、流動有序,職業技能培訓、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建筑工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增強,推動形成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三、主要措施
(一)加快勞務企業轉型發展。推進建筑勞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有一定規模和管理能力的勞務企業通過引進人才、購置設備、收購、兼并、重組、改進管理模式等形式,向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轉型。支持建筑勞務輸出市、縣以及信譽良好建筑勞務企業與央企、大型國有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提供穩定的勞動力供應,擴大市場影響力,提升建筑勞務效益和發展質量。
(二)大力發展專業作業企業。營造專業作業企業發展環境,優化完善專業作業企業設立條件,鼓勵和引導現有勞務班組或有一定技能和經驗的建筑產業工人成立專業作業企業,成為建筑業用工主體。通過財政、稅收政策,引導小微型勞務企業向專業作業企業轉型發展,進一步做專做精。鼓勵建筑企業優先選擇當地專業作業企業,促進建筑工人就地、就近就業。
(三)推進建筑勞務基地建設。支持大型建筑企業、職業院校與建筑工人輸出市、縣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建設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基地,將職業培訓中心、勞務企業總部、農民工住房納入基地規劃建設,建立以建筑工人培育基地為依托的相對穩定的建筑工人隊伍。鼓勵金牌港等有條件的重點園區,培育和建立正規化、專業化、聚集型的建筑專業作業企業園區,形成人力資源集聚的綜合服務基地。
(四)加強自有建筑工人隊伍建設。引導建筑企業適應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加快自有核心技術工人隊伍培育,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建筑企業建立新型勞務制度,采取吸納職業院校學生、聯合辦班、定向培養等方式,培育一定數量自有穩定的工人隊伍。鼓勵企業通過開展自主培訓,將具備一定素質和技能的農民工轉化為裝配式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鋼筋工等市場需求量大的產業工人,享受企業員工待遇,促進農民工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項目發包時,鼓勵發包人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自有建筑工人占比大的企業,在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招標中設置該項加分指標;評優評先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自有建筑工人占比大的項目。
(五)推進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結合政府數字化轉型、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工人實名制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全省實名制監管系統,各行業實名制管理數據標準全省統一,所需硬件全省通用,各地不得以建系統為名,要求建筑工地多頭、重復接入數據。實名制管理內容涵蓋每個人員的培訓教育、從業經歷和在崗考勤情況等各環節信息。將建筑工人管理數據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發揮實名制管理在行業管理中的基礎作用。依托全省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全省建筑勞務用工互聯網市場,及時向社會發布建筑勞務用工供求雙方信息,暢通建筑工人就業渠道,促進建筑工人有序流動。????
(六)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鼓勵建筑企業、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建立以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的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完善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評價方式,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載體多元、方式科學的培訓組織實施體系。加大對裝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興、緊缺職業(工種)建筑工人培養,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給。將符合條件的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納入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范圍,擴大享受補貼人員范圍,減輕企業經營負擔。
(七)保障建筑產業工人權益。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工程款支付擔保、施工過程結算、實名制管理、工資專用賬戶、施工總承包代發工資、按月支付工資、工資保證金、施工現場維權告示牌等制度。落實《建筑工人施工現場生活環境基本配置指南》、《建筑工人施工現場勞動保護基本配置指南》、《建筑工人施工現場作業環境基本配置指南》。嚴格執行職業健康各項規定,加強職業健康檢查,最大限度減少職業病危害。落實施工現場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建筑工人安全生產意識。持續推進建筑工人簽訂勞動合同,繳存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推行將建筑工人納入住房保障范圍,按政策解決進城務工的建筑工人子女入園入學等問題。
(八)建立技能導向激勵機制。制定我省施工現場各職業(工種)技能工人配備比例標準及要求,并逐步提高基本配備標準。引導企業不斷提高建筑工人技能水平,對使用高技能等級工人多的項目,可適當降低配備比例要求。加強監督檢查,將施工現場技能工人基本配備標準達標情況納入相關誠信評價體系。造價管理機構要及時發布本地區建筑各工種人工信息價,鼓勵建筑企業將技能水平與建筑工人的薪酬和職業提升掛鉤,實現多勞多得、技高多得。增強技能人才認可度和吸引力,將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和表現突出的勞務作業人員吸收為自有工人,并逐步吸納到管理崗位,有效拓展和打通現場勞務作業人員的職業上升通道。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通道,符合條件高技能人才可參加建筑工程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評審,有效拓展和打通技能人才的職業上升通道。
四、保障措施
(一)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務廳負責各自領域的產業工人隊伍培育建設及信息化建設工作,制定推進工作政策措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裝配式構件生產工人的培育建設工作。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產業工人培訓和相關技能認定、職稱評審工作。省發展改革委員會負責制定項目發包優選自有工人占比大的企業的政策措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推動勞務企業轉型發展各項工作。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負責落實稅收、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的相關減稅降費政策,助力小微勞務企業轉型發展。省教育廳負責校企合作,按政策解決進城務工的建筑工人子女入園入學工作。省工會負責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著力加強源頭(勞務輸出地)建會、專業作業企業建會和用工方建會,將建筑工人普遍納入工會組織,為其維護基本權益提供依托。各市縣人民政府、各重點園區負責勞務基地建設及政企合作等相關工作。各單位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部門協作,扎實推進建筑工人隊伍建設。
(二)加大宣傳鼓勵。組織和鼓勵建筑企業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交流、技能競賽,擴大參與覆蓋面,充分調動建筑企業和建筑工人參與積極性,提高職業技能,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政策和基層探索,選樹一批可比可學的建筑工人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建筑工人隊伍中的先進典型,營造勞動最光勞模軍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良好氛圍。